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重庆市巴南区人大常委会  cqbnrd.gov.cn  2023/2/28  来源: 本站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字体: 】  【打印此文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17日在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贾  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巴南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取得实效,“十四五”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台阶,达到1022亿元、同比增长2%,总量跻身全市前十,增速居中心城区第四位。工业总产值达到1103.9亿元,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9.8亿元,增长1.1%、居中心城区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4%、5%。

一年来,我们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回稳向上。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底气更足,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牢固。调度保障精准有力。坚持靠前发力、承压前行,成立稳经济大盘工作专班,积极承接落实国家和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发布“巴十条”“巴七条”等惠企提能政策包,减税降费让利24.7亿元,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2.2亿元,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添力赋能。新增市场主体1.78万户、逆势增长18%,总量达到10.35万户、创历史新高。8家企业上榜全市民营企业100强,13家企业入选全市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数量居全市之首。打造“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注册企业近5万家,助企获贷超5亿元,获评全国工商联创新中国最佳工作案例、全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支撑更加稳固。围绕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产业补链成群,工业经济韧性和潜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成为西南唯一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区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居中心城区第四位。完成工业投资113.5亿元,增长12.8%、居中心城区第三位。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405.7亿元,增长17%。推动市级层面成立国际生物城建设推进专班,生物医药产业获更大力度支持,引进诗健ADC抗体药物等项目23个,完成投资80亿元、增长52.7%。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铃耀、宗申、惠科成为市级链主企业。宗申动力入选全市“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惠科金渝获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美利信科技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铃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万辆,经济效益指标连续三年倍增。消费品工业产值近200亿元,获评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加快布局。规上企业营业收入864.8亿元,增长4.9%。云水苑数字产业园入驻企业19家、获评全市大数据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先进技术创新中心获评全市首批“满天星”示范楼宇。腾龙5G数据中心纳入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引入奇芯光电项目,探索布局硅基光电子未来产业。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园区型二级节点在数智产业园上线。建设工业智能工厂等12个项目获批全市智能化赋能工程项目,新增百亚卫生等1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第三产业稳步回升。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公路物流基地实现交易额1040亿元,签约新发地等项目25个,建成投用申通等4个项目。京东集群交易额620亿元,为全市防疫保供作出重要贡献。打造“巴实游”智慧文旅平台,拉动消费11亿元。接待游客36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旅游市场克服疫情影响交出与上年持平的成绩单。国际生物城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为全市产城融合型唯一。云林天乡获评4A级景区,融汇滨江旅游区、华熙LIVE·鱼洞获评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成功创建中心城区唯一的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金融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1.7%。

一年来,我们促进优势资源不断汇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更足,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潜力更加凸显。优质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全社会研发投入33亿元、居全市第六位,增长28.8%。宗申集团名列全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第四位。169家企业获评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市第四位。工业设计创新活力指数居全市第一位,被授予全市首个设计创新产业园。7家企业入围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新增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惠科金渝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市级科技型企业4501家、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1家、增幅居主城都市区第二位。新增5家国家级、87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是前四年总和的3.2倍,居中心城区第三位。新增2家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位。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强。国际生物城全力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智翔金泰建成投用全市首家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宸安生物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胰岛素中试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国际免疫研究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江科创城推动成立智能装备联合创新中心,落地建设智慧农机研究院。数智产业园建成高洁绿色机械设备智能制造研究院,引进奇芯光电产业研究院。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国际生物城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若干政策落地实施,在研创新药物54个、进入临床23个,数量全市领先。重庆工程学院工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欣巴智联双创基地获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环理工大双创生态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49项、金额1.2亿元。累计为187家科技型企业助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2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温江—巴南“赋能杯”科技创新大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公司经营收益增长34%,巴洲产发集团获AA+信用评级。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东盟商品集采城实现交易额12亿元。投资120亿元的新发地东盟国际食品产业园落地建设,跨境公路班车开通2条新线路。南彭B保实现进出区货值60亿元。招商引资综合排名保持全市第一,引进项目111个,落地开工率80%、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到位资金262亿元、增长18%,投资转化率32.7%、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深化与成都温江区协同发展,高效推动产业融合等4大领域33项合作任务,形成生物医药、花木、物流三大优势产业联盟。

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城乡融合稳步发展。城市更靓、乡村更美,高品质生活画卷更加清晰。基础建设推进有力。铁路枢纽东环线正式通车,实现铁路运输零突破。渝湘高铁、渝万高铁、渝湘高速复线、渝赤叙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3亿元。白居寺长江大桥、南环立交改造、渝南大道D段南段一期建成通车,新燕尾山隧道一期全线贯通,新建干线公路50公里。强化中型水库互联互通,一品水厂扩能达产。天明、大正沟110千伏变电站和南彭、石龙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新铺设燃气管道10公里。新建5G基站346个,总量达到3600个,实现建成区全覆盖。城市更新稳步实施。完成67.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585户棚户区改造。新建污水管网34公里、雨水管网15公里,建成龙洲湾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绿化美化坡坎崖32.36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183万平方米。新建社区小游园、口袋公园10个。建成道角1979文创艺术街区,打造市民休闲新目的地。智慧化改造停车位4800个。完成“两违”整治80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开展集市政、环卫、绿化于一体的“城市大管家”服务。完成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试点任务。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乡村振兴持续加力。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完成惠民、丰盛等强镇带村工程。农村“三变”改革深化扩面,改革试点村达到62个、占比31.3%。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平台建设试点。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中期评估在全国117个试点区县中排名第七位。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复耕复种撂荒地2.5万亩。建成南彭水稻市级创新基地、重庆大学石龙水稻育种基地。红柠檬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巴南银针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接龙蜜柚纳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农产品加工总产值136亿元,增长1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8亿元,增长20.5%。创建南泉迎龙村等市级美丽宜居乡村6个,新建双河口塘湾村等美丽乡村项目3个,完成35个村庄规划编制。建成“四好农村路”100公里,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800余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中心城区重要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彰显。绿色转型加快实施。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4%,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在全市率先制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2家、节水型企业4家,数智产业园获评全市唯一国家级“园区水效领跑者”。竣工绿色建筑超135万平方米,占新增总建筑面积98%。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3天,居中心城区第三位、排名提升五位。颗粒物排放量下降11%。持续推进“清水绿岸”治理提升、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整治,一品河、孝子河、五布河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花溪河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排135.9吨、88吨,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减排1300吨、12吨。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生态治理不断深化。全市唯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示范站落户,全市首座碳监测评估试点点位建成投运。严格落实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营造林18万亩。创新实施河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严格落实河长制,在全市率先建立“社会监督员”评价机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18平方公里。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6%、85%。

一年来,我们倾力为民惠民办实事,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感受更加充实。社会保障持续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足额发放各类基本生活保障金1.49亿元,惠及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0%。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安居住房、公租房5万余套,入住率96%。有序推进稳房市、保交楼,交付房屋9300余套。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新增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4所、普惠幼儿园15所,普惠覆盖率90.6%。高职城小学、滨江一小建成开学,新增学位2430个。职业院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金牌9块,国家级比赛获金牌17块。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居中心城区第三位。人均预期寿命79.38岁,居全市第三位。国家卫生城区复审通过市级验收,健康城市指数居全市第三位。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个。制定实施80周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普惠政策,惠及3.5万老人。新增城乡特色公共文化空间17个,群众文艺团体摘得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实现零突破。新增公共体育场地200余处、体育场地7.2万平方米。成功举办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国际街舞大赛等赛事活动20余场。平安巴南持续推进。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智防小区等建设成果获公安部肯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绩效居全市第一位。中央、市交办147件治重化积案件全部办结,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打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连续102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综合考核居全市第一位。

过去一年,我们全面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法治建设、效能建设、廉政建设,继续保持了心无旁骛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302件、政协提案314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依法治市考核居主城都市区第一位。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决策程序规定。畅通政务服务事项跨地域通办,与四川四地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异地办理,纳入全市首批“全渝通办”试点改革区县。深入推进与丰都县协同发展。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面推进,消防救援、人民防空、气象、地震等工作获得新成效,外事、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慈善、红十字、保密、审计、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风雨同舟者兴,上下同欲者胜。过去一年,我们经受疫情、火情、旱情叠加的重大挑战与考验,全区人民无惧困难、主动应战,“党徽金”“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交相辉映,汇聚奋进正能量,唱响时代最强音。面对三年来最严重的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上下一心、团结奋战,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因时因势迭代优化防控措施,全面提升救治能力,全力保障药品供应。防控期间,在区高校、养老机构保持“零感染”,中心城区感染率最低;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从“防传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最大程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区上下齐心携手,谱写了坚韧不拔、勇毅前行、守望相助的动人篇章。面对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森林山火,全区机关干部、基层群众、消防救援人员、志愿者及各界救援力量紧急集结,区指挥部靠前指挥、高效调度、多线协调。我们与时间比拼、同山火较量,86小时昼夜鏖战,成功处置“8·21”森林火灾,确保人员零伤亡、重大设施零损毁。火线上的“最美逆行”,诠释了广大干部群众和消防救援人员、部队官兵英勇无畏、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精神气概。面对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高温干旱天气,我们加强统筹、科学应对、动员各方,组建度峰抗旱专班,平稳应对历史上最大电力缺口和负荷需求,确保饮水困难镇街供水保障全覆盖,共同经受住了高温酷暑的严峻考验。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困难压力超出预期,我们尽非常之力、施非常之策,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辛勤的劳动者、建设者、守卫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向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和各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固然有疫情冲击、外部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同时也揭示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集群效应,产业链供应链还不完善;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高,数字化改革尚待发力;城乡消费尚未复苏,消费环境、消费条件、消费预期有待提升;社会投资增势趋缓,重大功能性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储备不足;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财政收支继续承压;城乡区域发展还存在落差,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政府系统少数干部职工干事创业能力不足、作风不实,与引领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配。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提振信心,持续扩大内需,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税收收入增长2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上述预期目标,统筹当前与长远,兼顾需要与可能,考虑了去年经济的基数,兼顾了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需要,既有稳的基础、又有进的要求,符合我区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政治上永葆忠诚、对标校准,时刻保持方向感;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勇于开创新局面;在行动上唯实争先、只争朝夕,抢抓发展主动权,努力实现发展转段、赛道转换、产业转型、效果转化。

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战略全局出发,谋好“一盘棋”;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着眼,排出“优先序”;从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找准“切入点”,加快推动变革性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标志性成果。具体把握好“四个力”:一是保持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不断提升全局化视野、现代化境界,做到从政治上看、全局上谋、战略上抓,主动把工作放到现代化新重庆的宏大场景中去谋划、去推进。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一区五城”建设,高效推动五大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展现新作为。二是增强动力。坚持用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治理模式重塑、生活品质提升。着力打造高能级平台、高端产业、引领性项目,集中打造城市功能新名片,持续提升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新地位。三是释放潜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有利于发展的各方面积极因素,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盘活”、具有乘数效应的关键变量,着力提升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最大可能激发潜能、形成优势、促成胜势,努力在中心城区增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中作出新贡献。四是迸发活力。落实好市场主体松绑纾困、提能增效各项政策,完善引才、聚才、育才、留才等政策体系,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大众创新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着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百姓受益,努力让城乡居民不断获得高品质生活实实在在的新感受。

今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起步之年。我们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纲举目张抓好工作落实,真抓实干交出高分报表,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扩大内需力促新增长。着力扩内需稳增长,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投资关键性作用,下更大力气激活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产、用活优势资源,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恢复提振跑出“加速度”。

促进有效投资。深入开展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编制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促进投资放量。加快135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33亿元。配合推进渝湘、渝万高铁建设,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24号线、27号线及市域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渝湘高速复线、渝黔复线连接道、新燕尾山隧道一期、鹿角隧道、茶惠大道等项目建设。完成渝南大道D段南段二期,建成干线公路30公里。推进南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施“四网融合”项目,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客货运枢纽。推进高洞子水库供水工程建设。提速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启动建设一品油库、金竹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老龙洞、外河坪、仙池、新玉、独龙等输变电工程。实施一批充换电基础设施和加氢站项目,推进车路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00个。实施招商引资专项行动计划,引进50亿级标志性引领性项目2个以上,新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260亿元以上,落地开工率70%以上。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工程和城市更新提升项目。

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着力提振消费信心、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消费供给。做靓西流沱等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提升万达、旭辉交互便捷性和功能业态互补性,打造万达金街东南亚特色街区,全面启动“不夜南泉”整体提升项目,培育“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多元消费新场景。提升憨石匠、花房村等餐饮品牌知名度,举办“爱尚重庆巴实购车”“房交会+家装节+消费季”等全域促销活动,引进高端机车、推出地标农产品,打造城乡消费新品牌。培育发展融汇—宗申金蓝湾机车特色街区,华熙文体中心拓展酒吧街、艺术大道、特色酒店,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空间。着力补短板、塑特色,推动住宿业、餐饮业营业收入均增长10%。延伸家居、汽车等消费链,引导市场业态创新,推动专业市场向全渠道平台商、供应链服务商、定制化服务商转型。打造“古镇、温泉、巴县老院子、美丽乡村”品牌,争创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木洞传统风貌区建设、丰盛古镇整体规划修缮。推进南温泉国际文旅度假区建设。推进传统民居大院保护修缮。推进白象山、天坪山、圣灯山、云篆山乡村旅游建设,培育等级民宿3家、乡村旅游市级重点村1个。打造国际生物城工业旅游基地,培育“工业旅游+古镇+温泉+乡村游”旅游线路。举办“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巴南站活动,办好首届体育消费节。创建全市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全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

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强跨周期调节、加密常态化调度,统筹用好各类政策“工具箱”,优化落实提振经济“政策包”,有力发挥政策效应,加力推动经济上行。依法依规推进征拆,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和历史遗留项目征拆扫尾攻坚力度,有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全力推动供而未建地块尽快开工。创新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模式,提升南投集团和巴洲产发集团市场化融资能力。实施企业上市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智翔金泰、美利信科技、玛格家居、融汇家悦上市融资,实现科创板上市零突破。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10%。实施“英才计划”“鸿雁计划”“菁英计划”,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一流专业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着眼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校地育才引才合作,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二)狠抓产业发展实现新跃升。坚守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全力推进以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锻造竞争新优势,做实做强高质量发展“主支撑”。

提质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数智产业园着力打造数智创新生态城、数字经济示范高地,完成投资100亿元。做大以惠科为“链主”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推动智能仪表、北海电子等7个项目开工,加快建设惠科模组、图源科技等8个项目,提速建设奇芯光电晶圆项目和产业研究院,建成首柴科技等6个项目,推动华雄智慧城、联东U谷发展5G应用和工业设计等楼宇经济。大江科创城加快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壮大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完成投资16亿元。支持铃耀新能源汽车扩能放量,力争产能达到21万辆。推动建成宗申航发、宗申高端零部件项目,美利信二工厂全面投产,推进南山控股新能源科技园建设。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狠抓补链成群、迭代更新,推动汽摩、电子、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百亚股份、重庆钛业等拓市场、稳增长,支持玛格家居、蓝月亮、恒安、立泰、新希望等加快品牌塑造、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高市值上市企业,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

提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突出“生物、生命、生态”主题,围绕“1+3+N”特色产业体系,夯实生物制药、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全领域发展格局。接续打造国家生物医药集群,完成投资95亿元,实现产值155亿元。新引进项目20个,到位资金110亿元。促进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攻关和产业化,推动二甲双胍缓释片等7个新产品投产上市。推进仝干生物、嘉士腾医药等6个项目开工,智睿创新孵化中心、蕾明视光等项目加快建设,博唯生物二期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珂蓝国际、南芯医疗等9个项目投产达效。全力打造高峰湖创新生态圈,启动国际免疫研究院中试研发和动物实验中心、抗体药物CDMO大规模生产、理工大国际生物城分院等平台建设,提升重庆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影响力、辐射力。用好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全力打造“设计+”多维度创新生态圈,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电商交易额突破630亿元。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总部企业。公路物流基地实现交易额1100亿元,完成投资76亿元。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签约新零售、科技创新、进出口贸易等龙头项目10个,到位资金55亿元。推出二手车交易促进政策,协信汽车公园打造商用车形象店、4S店集群、电子展场等综合体。申报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示范物流园、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报生鲜、粮食产业园等7个项目开工,烟叶复烤等6个项目建成投运。

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推进“药、医、游、养、健、管”融合发展。落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22个重点项目及年度示范项目建设,创建互联网医院、四级智慧医院各1家,探索推进健康共同体建设。以生态资源为本底、数字医疗技术为支撑,推进“线上平台+城区总站+郊区首开”大健康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大健康综合服务云平台,开启共享式、定制式“健康管家”新服务。打造智慧健康综合服务站,开展城区总站试点。东温泉启动郊区首开区建设,打造大健康微度假景区。培育南温泉建文峰度假村等特色森林康养基地5个。

(三)狠抓数字建设发力新赛道。坚持数字化思维,用好数字化技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迭代升级数字政府,积极培育数字社会,以全域数字化倒逼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重塑提升,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推进数字经济体系建设。持续放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试验成效,瞄准数字产业、数字物流、数据交易、医疗大数据、数字人才教育等领域全面发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新增数字经济优质企业5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建设“BT+IT”创新发展示范区,引进一批产业项目,大力拓展数字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和产品服务。加快京东二期建设,打造国际一流“云计算+大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生态型智慧物流。推进现代建筑交易和大数据产业园落地。深入对接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共建重庆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探索设立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交易行业分中心。与树兰医疗、华卓科技、健康160等合作,打造数字化标准疾病管理中心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德国西门子共建医疗数字化赋能中心。发挥华为ICT学院、淘宝大学等头部实训基地聚才育才效应,培训数字人才5000人以上。规划建设示范型未来工厂,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建成“5G+工业互联网”项目3个。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建成投用腾龙5G二期,打造5G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新注册软信企业200家以上,加快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巴南软件园星洲座投用,企业入驻率80%以上。

推进数字社会体系建设。聚焦高品质生活,积极拓展数字应用新场景,培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康养等新业态,勾描全民畅享数字生活新画面。探索建立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推动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大数据上云上链共享,推动城市管理、基层治理、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等领域智能化建设。提升社会事业数字化能力,探索“一件事”集成协同场景,深化“一网统管”,打通融合政法、卫健、疾控等跨系统数据,促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场景多元。聚力推动城市管理智慧升级,落地智能化应用场景10个。优化城市运管服平台功能,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拓展并推行“城市大管家”服务管理平台,建立标准化城市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智慧物业,拓展业务边界,升级服务功能。

推进数字公共服务建设。聚焦高效能服务,拓展优化公共数字平台服务功能。迭代升级“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做强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集成惠企助企高频刚需服务,提升供应链、创业就业、企业梯度培育等服务功能,提速打造渝商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巴实游”智慧文旅平台上线集采、研学、体检、订单农业等功能,满足更多消费服务需求。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搭建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延伸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孵化、智造基地、网红营销、体验街区等业态。推进“耘间·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全要素高效协同,上线农机租赁、农资集采等服务功能。

(四)狠抓改革创新厚植新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齐头并进,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厚植改革开放新优势,持续增强经济运行动力活力,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强区”不动摇,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紧扣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五年“双倍增”目标安排,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8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5000家。围绕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等重点方向,实施市、区联动重大科技专项。聚焦重点产业政企联动实施“揭榜挂帅”,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建设环理工大双创生态圈,建成“一圈带多圈”“一校带多校”体系。充分发挥国际免疫研究院、能研理工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依托易智网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支持美利信科技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快落地四方新材绿色研究院、“三融”研究中心等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推出“巴创贷”“科技保”等一批市场化金融产品。

全面提升开放能级。强化“开放强区”目标导向,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落实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现进出口额130亿元。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与通道节点城市的经贸合作,跨境公路班车完成货值25亿元。加快东盟贸易服务总部基地建设,力争RCEP贸易投资综合服务平台揭牌运营。建成新发地东盟国际食品产业园一期,入驻市场主体500家以上,发展全球食品贸易、大宗农产品购销、跨境电商等多元业态。依托汽摩、通机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引进外向型加工产业项目2个。发挥南彭B保供应链集散中心作用,新引进企业5家,完成进出区货值70亿元以上。加快佛耳岩码头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全面对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号工程”,落实“十大行动”、抓实“四张清单”,深化与温江区全方位合作,努力创造更多辨识度高、标志性强的实际成果。加快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成渝跨境公路运输联盟发运货值30亿元以上。

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实施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推进国企有序分类转型,推动国有资本向主业、优势企业、实体经济集中,真正按市场化运营,提高国企生产经营效益。加大国有资源盘活力度,聚焦经营性资源、特许经营权等,探索资源市场化变现路径。持续开展国有建设用地存量盘活三年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商住用地清单制出让,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改革任务,加快打造可复制、能推广的示范样板。建设和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标准化流转交易规程制度。新增农村“三变”改革村20个以上,培育典型样板,促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提升。加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经营权放活等试点集成,力争纳入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任务,统筹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坚决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让“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成为政府服务的鲜明标识。实施极简审批,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推动水电气通讯等公用服务“一站式”办理,提升“巴实办”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推进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设立“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恪守契约精神,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和依法诚信的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各项政策同向发力,促进“巴八条”和其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支持更多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止滑促增。建立民营企业全周期全方位赋能机制,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落实首接首访负责制,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真招实效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见效益。

(五)狠抓城市更新提升展现新水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建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在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中展现新作为。

加快“五城”规划建设。科学谋划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业态,高标准推动“五城”规划建设。国际生物城持续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创新示范区,建成投用创新中心,国际人才公寓主体完工,启动木洞至广阳城市干道建设。大江科创城着力完善市政功能,提升生态生活品质,集聚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服务业,推进天明汽摩配套产业园规划优化和供地准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用地出让。环樵坪山数智城聚焦产城融合、功能现代、智能人文、生态宜居,完成智慧总部新城、公路物流基地等详规编制,推进建设智慧总部新城“三纵三横”骨架道路、鹿角片区公建配套设施,加快界石Q标准分区开发,盘活S标准分区国有存量土地。滨江人文城优化空间布局和城市设计,融合打造产业园区、商贸街区、生活社区、人文景区,做靓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新名片,打造活力滨江、魅力滨江。推进李家沱大融城、原水轮机厂片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建设华宇龙湾、龙湖春江天镜等项目商业设施,丰富西流沱、道角1979等业态,加快花溪I07地块、李家沱V分区开发。重庆高职城突出产教融合、科教联动、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完善商业、文化、学校等配套建设,启动拓展区规划编制研究,新建市政道路6公里,加快土地出让开发,完成土地征收1400亩,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巴南校区建成开学。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重点功能片区规划编制,有序开展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四山”保护提升项目,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山城步道、山城公园等品牌,推进“两江四岸”巴滨绿岸、巴滨路李家沱段治理提升项目。推进恒安老厂、道角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3个、85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巷净、灯亮”专项整治。启动界石、高职城、渝南二期等公交枢纽站建设,新开行公交线路5条。实施缓堵促畅三年行动,升级拓宽百合佳园国际驿站等8个路口,完成鱼洞、莲花示范片区路网更新,建成缓堵整治项目20个。新建改建市政道路22公里、人行道11.3万平方米,新建雨水管网14公里、污水管网2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0公里。建成小微停车场6个、新增停车位1000个,完成路内停车位智慧改造3800个。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推进地下管网漏损治理,实施城市内涝排查整治,启动路桥隧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新建改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1.6万平方米。

大力推动文明城区创建。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专项整治,标准化管理市容市貌,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目录,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优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整合综治、民政及“家园在线”等应用功能和数据,打造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营造良好小区氛围,打造清新和谐文明的居住环境。着力推进城市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区。

(六)狠抓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固守巴南农业的绿色底色、生态底盘、资源底气,紧扣“农业强区”目标,持续推进“五大振兴”,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做优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建设“双高”农业先行区,叠加整合产业聚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企业孵化、金融扶持等支持政策,推动农业实现高品质、高附加值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花木及粮油、生猪“一主两辅”特色产业,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推进西南片区水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研究基地建设。加快建成天坪山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优茶、梨、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圣灯山石斛、天坪山藏红花等加工技术研究,研发花卉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香料等新产品。新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10个,新培育龙头企业13家。高标准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围绕进出口农产品“接二连三”做文章、树品牌。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

加快实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推进强镇带村项目4个,姜家建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丰盛建成“油彩花舍—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4个,打造人居环境示范项目6个。新增集中供水1.6万人,在二圣、惠民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87公里,建成旅游路、产业路30公里,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乡镇全覆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立网格化耕地巡查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深化“三农”服务。突出科技兴农,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市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农业科技转化应用中心和农产品加工设计赋能中心。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智慧农机推广应用,支持智慧农机研究院、宗申集团等研发生产智能山地新型农机装备。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盟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走出增收致富新路子。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深化企业、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元经营主体链接,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引进涉农经营主体130家以上。打造数字乡村服务平台、花木大数据交易平台。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三级物流体系,推动邮政、凤梧等物流配送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和田间小型冷链设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精准做好“四类人群”常态化动态监测和帮扶。消除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以上。携手丰都县打造“一区两群”对口协同示范。

(七)狠抓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环境污染防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筑牢中心城区重要生态屏障,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强化污染整治。严格执行三级河长制,持续实施“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全面完成花溪河综合整治,推进一品河、黄溪河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持续开展区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排污口日常监管。加快推进农村集中污水治理设施技改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农户覆盖率达到92%。实施交通、扬尘、工业、生活污染控制行动,力争实现蓝天目标324天。严格规范管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切实抓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

推进生态建设。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持续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巴南段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加快库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示范站建设,建成投用南彭、一品自动检测站。统筹推进水土流失、长江消落带等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3700亩,结合松材线虫病除治等开展生态修复15万亩,启动接龙镇1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试点。重点林区修建林火阻隔带45公里,建成火情视频监测点位82个。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30公顷,治理“四山”违法建筑10万平方米。

促进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专项行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建成国家级绿色示范标杆企业2个,新创“水效领跑者”园区1个,推进国际生物城、数智产业园近零碳园区试点。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开展乡村碳汇研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以上。

(八)狠抓惠民富民取得新成效。开展惠民暖心优服务行动,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提高生活水平。落实共同富裕政策、收入分配机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引导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42万人以上。依托职业教育优势,推动落实“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量,做好重点人群医保参保缴费服务,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和临时救助力度。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方式,更好满足多元化住房需求,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

提升公共服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加快建设界石二小、跳石中学等中小学6所。全力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推动区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创建国家卫生镇1个,打造市级健康企业2个、健康镇1个。推进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市级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2个、医疗机构示范点2个。大力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每千人托位数不少于2.8个。全面落实“乙类乙管”措施要求,强化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疫情防控,推动全人群疫苗应接尽接,筑牢全民免疫屏障。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重庆康养照护中心建设。高水平举办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重庆马拉松、重庆半程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品牌赛事,办好第五届区运会。再创市级双拥模范城。

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建成一批城市书房、社区书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强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拓展文化馆、图书馆数字资源,提升云端服务能力。推进“书香巴南”建设,实施村、社区书架工程,推动阅读资源、品牌活动向景区、村和社区延伸。启动廖家大院保护修缮,推进唯庐、覃家大院等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完成丁雪松故居、黄启璪故居陈列布展项目。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把安全发展的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力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面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智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区域协作联动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强常态防范、监测预警、就地响应、区域协同、整体作战能力。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深入开展建设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9+N”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千方百计保民生保交楼保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造更高水平平安巴南。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一是建成万达旭辉人行天桥。二是完成棚户区改造169户。三是完工安置房2.9万平方米、250套,续建70万平方米、7000套。四是新建改建公厕11座。五是建成“四好农村路”110公里,农村公路防护栏安装20公里。六是建成莲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七是建成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八是完成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改建。九是适老化改造特困老年人家庭500户。十是新建“渝馨家园”6个,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69户。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着力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提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以变革型组织建设为着力点,一体打造为民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数字政府、廉洁政府。

(一)抓好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当好“两个确立”坚定捍卫者和“两个维护”忠实践行者。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持续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彻底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不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二)抓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不断提升依法治区整体水平。严格执行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重要政策实施的跟踪评估,加大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确保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机制和能力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农业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及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审计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和舆论关切。认真做好国家统计督察及市级审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扎实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

(三)抓好效能建设。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以新迎新、革新立新,对理念、方法、机制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更好地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坚持整体智治、数字赋能,加快建设数字政府,高效用好“渝快办”“渝快政”,推进数字化、智慧化治理,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适配构建全区“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工作场景。坚持对标对表、实干争先,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放大格局、拉高标杆,坚持生成性学习,激发创造性张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勇于在追赶中发展、在跨越中领先。坚持高效协同、闭环落实,一体推行赛马比拼机制、常态化“三服务”机制、群众口碑评价机制、最佳实践案例和典型问题案例复盘机制。细化“施工图”、转化“实景图”,实行“谋划—决策—执行—反馈”工作闭环,重点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确保政府运行效能整体跃升。

(四)抓好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入整治重点领域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做实“以案四说”和以案促改促治,充分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常态化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紧要处,时刻关注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真正把群众“心头盼的事”变成政府“马上办的事”。

各位代表!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激扬斗志,守正创新、唯实争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高效能治理上交出巴南高分报表、书写巴南崭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巴南更大贡献!

2023,携手并肩,巴南向前!

相关链接